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教育培训 > 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唤起儿童的共鸣

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唤起儿童的共鸣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浏览:676次

山东省龙口市润新小学自2006年9月起就开始了以“小学国学启蒙校本课程开发”及“小学经典阅读实施路径”为课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在长达十余年的探索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要让传统文化发挥应有的育人作用,就必须与儿童的思维特点、理解能力和生活氛围相吻合,必须能够让孩子对传统文化有所感,更重要的是让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埋进孩子的心中,成为能够影响他们人生信念和价值观的营养。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最终总结出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读为主,求熟记。根据小学生处在记忆的黄金时期,但理解力不足的特点,我们强调以读为主,最好能把这些经典熟记在心,尤其是在小学中低年级。事实和理论都能证明,孩子的记忆力非常强大,它表现在记忆的空间和记忆的速度上。这种强大的记忆力如果用来记忆经典文化,既可发展孩子的记忆力,又能种下经典文化的种子,还能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裨益。我们的背诵是建立在诵读基础上的,对于诵读我们重点在“乐”字上做文章。《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本来就朗朗上口,教师采用拍手游戏打上音乐节奏的方式,让孩子在玩中读、玩中背,充分体现了“快乐”的诵读理念,这时的记忆也拥有很高的效率。通过这种心情愉快、情绪积极、形式有趣的诵读,很多文本只用几次学生就能背诵出来。

二是求略懂,重量变。孩子对于古典文化的语言表述是完全生疏的,而且文化背景也完全不同,很多古典文化还涉及人生和哲学的道理,这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是比较吃力的,所以确切地理解文字的全部含义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但是,如果完全不加理解进行背诵,也就失去了宝贵的教育价值,我们参照各年级孩子的理解能力制定了“求略懂”的目标,把很多古代文本进行了拆解,确定了每篇文本、每一段、每句话“略懂”的程度,让这些熟记于心的经典在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大概的位置和基本的理解,这样经典就会变成一颗颗种子,孩子将来能够用不断增强的理解力来逐渐唤醒这些埋于心间的种子,成为人生的养料。我们用孩子能懂的语言讲解文字的大意,还会重点介绍一些背景知识。针对孩子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在背诵的过程中我们还会穿插历史小故事,让这些话语变得更亲切、更可感。

三是方法多,形式活。古典文化距离孩子的生活较远,学习起来会比当代教学材料枯燥,我们就用一些外在的形式来弥补这种不足。在高年级,为了避免诵读活动的枯燥乏味,普遍采用了小组擂台赛、接力背诵法、男女对抗赛、游戏巩固法、故事演练法等多种形式进行诵读,并及时将背诵情况好的孩子的照片发到博客上,孩子的诵读兴趣越来越浓,背诵效率越来越高。学校经常举行丰富多彩的国学诵读活动,给孩子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和舞台,进一步激发孩子的诵读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定期组织孩子自编自导自演国学情景剧、历史剧和课本剧,让孩子穿越时空,化身古人,感受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学校还定期组织国学演讲、国学征文、国学故事比赛、国学擂台赛和歌曲比赛等展示活动。每年清明节期间举行经典诗词吟诵会,每个班级一个诵读主题,学生、教师全员参与,家长自由参加。大家通过诵、吟、演、唱等形式诠释国学内涵,展现经典魅力,弘扬传统文化。近年来,学校累计排演国学情景剧、历史剧60多部,举办国学演讲、知识竞赛、诵读比赛达100多场次。学校排练的经典诵读节目《诵国学经典做自强少年》,还获得山东省第二届经典诵读比赛一等奖第一名。

四是日日诵,贵坚持。学习古典文化的价值不只是语文知识或技能的习得,更是一种对精神的影响,是一种帮助孩子打造人生品格、树立正确三观的教育,需要我们不断进行熏陶,让文字影响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造就优秀的个人品格。我们注重打造优美的经典诵读环境,营造浓厚的经典诵读氛围,每天开展国学经典“晨读——午写——暮省”系列活动,让学生每天“听”经典、时刻“看”经典、随时“践”经典,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国学经典的滋养。

每天早晨上学、中午和晚上放学时间,校园广播循环播放国学经典,课间铃声也设置为国学经典吟诵曲目。孩子每天早晨踏着经典诵读的节拍到校,中午伴着国学的馨香就餐,晚上踩着古诗词的节奏回家。每天预备钟时间,孩子手捧经典,端坐桌前,和着优美的旋律,用稚嫩的童声齐声诵读国学经典,十多年来这一做法从未间断。优美的经典诗文伴着优美的旋律在孩子耳边回荡,在他们口中传唱,为孩子的诵读培养了良好的语感和语境,同时这些充满正能量和人生智慧的精神遗产,也在悄悄塑造着孩子的灵魂。

漫步校园,“润新林”和“国学长廊”里随处可见的国学经典名句时时警示学生修身养品;踏入楼梯漫步“君子之道”品味做人之本;驻足“中华传统节日”“品二十四节气赏五千年文明”的展板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穿梭“传统文化长廊”品读经典著作、名人故事,理解“仁、义、礼、智、信”的深刻内涵。孩子浸润其中,耳濡目染,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五是重激励,激兴趣。学校实行了“国学小博士”等级认定制度,坚持以诵读与践行相结合的原则实施评价。按照诵读内容不同分成一至十级,每一级均有相应的认定标准,每学期末认定一次,认定采取背诵、诵读、测试等形式进行。对达到标准的学生颁发相应的等级证书。学校每年隆重表彰100名校级国学小博士。

除此之外,学校还注重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经典诵读的时空向家庭延伸,让家长成为经典诵读的有力支持者、宣传者和直接参与者,真正使诵读经典、践行经典成为学生和家长的自觉行动。家校携手先后开展了“我陪父母读经典”活动;“最美孝心少年”评选活动;“良好行为习惯共同评价”活动。孩子把经典诵读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人人争做博雅少年。

如今,经典诵读已成为润新小学一张亮丽的名片,彰显着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特色,也在我们教书育人的各项工作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上一篇: 重庆渝中:“巴教村教育文化街区”揭牌“文旅+教育”合力打造红色文化高地

下一篇: 草堂论诗:借助城市优质资源,为古典文化教育提供古典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