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政策 > 产业政策 > 以文化产业赋能 焕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以文化产业赋能 焕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来源: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浏览:821次

  推荐词:近年来,信阳市深入探索研究乡村振兴新模式和新路径,立足光山县独特的资源禀赋和环境条件,创新思路举措,从文化产业赋能角度切入,积极支持光山引入“文化产业特派员”(以下简称“文产特派员”)制度,用好文化资源,发展文旅产业。引进高水平设计运营团队,先行先试推进研学旅行、非遗点亮、民宿露营、文创产品开发等重点项目,逐渐探索出以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基础、以“文产特派员”为抓手、政府引导支持与创意培育生长相结合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有益经验。2024年1月15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进行了深度报道;1月17日,《人民日报》进行了宣传。

  


以文化产业赋能 焕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信阳市


  一、改革背景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地处信阳腹地的光山县历史底蕴深厚、红色基因传承、生态绿意盎然,是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县、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县,生态环境优良,文旅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光山文旅发展面临着有资源无产品、有产业无规划、有项目无运营、有活动无效益的窘境,急需将乡村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2022年2月,省委书记楼阳生到光山县调研时提出“要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在此背景下,光山县主动作为、大胆探索,引入“文产特派员”制度,构建乡村现代文旅产业体系,激活乡村沉睡资源,推动余粮乡创、净居茶隐等14个“文产特派员”项目在光山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实现了打通城乡发展空间、带动乡村经济增长和文化繁荣的目的,有效破解了乡村振兴发展难题。

  二、改革做法

  (一)营造良好乡创生态,实现“以文活村”。信阳市指导光山县梳理并利用县域得天独厚的优势,给予“文产特派员”肥沃的生存“土壤”和充足的“水分”滋养,营造良好的乡创环境。市、县上下联动、有机衔接,为“文产特派员”团队提供全方位服务,各团队以自身擅长领域为基础,与当地村落和景区景点结对匹配,量身定制了一批特色文旅项目。洛阳卡卡红色剧本杀、数字游民、净居茶隐等一大批“文产特派员”项目的进入,为乡村振兴按下了“加速键”。通过持续深入合作,“文产特派员”团队充分发挥自身运营优势,推动文化下乡、产业进村,转化乡村优秀文化,活化村内闲置资产,建立与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带来了光山乡创“新热潮”,走出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好路子”。

  (二)强化乡村人才建设,实现“以文汇才”。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支撑,“文产特派员”制度吸引众多的优势资源和人才团队源源不断向光山县集聚,培育了一批文化素养高、知识储备足的本土年轻人才。一是强化服务保障。信阳市协调统筹,在全国范围内引入优秀“文产特派员”团队进入光山县,大力支持光山县成立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中心,从资源投入、机制建立、宣传引导等多方面为“文产特派员”提供服务保障。二是培育本土人才。信阳市高度重视文旅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挖掘培养光山本地文旅人才,引导洛阳卡卡、杭州余粮乡创等优秀运营团队,以项目为载体,教授村民管理方法和运营技巧,带动村民思想观念更新。待合作期限届满后,所有项目交还当地,由培养的当地人才挑起大梁,改变以往“空心化”和“输血型”的状态,为乡村留下可持续运营的业态,营造文旅产业赋能乡村、促进人才振兴的良好生态。

  (三)坚持市场运营思维,实现“以文促效”。在推进“文产特派员”项目过程中,光山县遵循市场发展规律,从供给侧进行改革。一是以运营前置倒推产品研发。信阳市和光山县经过前期共同的深入调查研究,针对武汉等主要客源群体,引入了余粮乡创、五村飨食盒、隐居乡里民宿等项目,涵盖亲子游、红色游、乡村游等多样文旅业态,打造培育出网红爆款民宿、冷酷火锅、公路咖啡等新潮体验项目,游客数量成倍增长。二是以创意思维提升产品效益。为改变景区以往无收入的局面,“文产特派员”将光山本地的农副产品进行包装升级,开发了“有盐在先”“陈的心肝”“好运香菇”等多款特色文创产品,并在景区上架售卖,每月销售额达5万元,彻底打破了以往“重建设、轻运营”的不利局面,形成了“业态培育焕新、文化破圈融景”的发展格局。三是以热点打造强化景区运营。推动钟鼓楼亲子乐园景区与北京童乡、河南创意游团队合作,策划灯海盛宴、文艺演出等活动,景区品牌热度大幅提升,引领全县旅游市场爆火。仅去年中秋、国庆“双节”假期全县接待游客55.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1亿元。

  (四)创意赋能产业提质,实现“以文兴产”。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文产特派员”锚定市场需求,通过释放产业动力、融入文化元素、打造区域品牌、营造场景空间等方式,推动文化变现,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一是在传统产业升级上,引进李文爽团队、煋播公司窦敏团队、北京金顶金公司等企业,搭建线上销售平台,打造羽绒中高端品牌和茶油区域公用品牌“组合拳”,助推光山羽绒、光山茶油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在红色文化传承上,引入洛阳卡卡文化传媒公司,打造“花山寨红色故事馆”,创新引导年轻人以最前沿、最新潮的方式,开展红色研学,传承红色基因。三是在儿童艺术培育上,与国家儿童艺术剧院合作,举办“首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活动,“文产特派员”积极参与活动策划和项目运营,为光山引入资源、导入流量。据统计,活动共吸引了300余位儿艺专家、45家头部儿童品牌参与,被新华网、人民日报等6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相关话题全网阅读量超1.2亿,21.63万人现场参与,实现各项收入1.86亿元。

  三、改革成效

  (一)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以乡村文旅产业为主线,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同步推进环境整治和人文建设,实现“村庄变景区”“农房变民宿”“资产变资金”。光山县与“文产特派员”共同规划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大苏山潘洼村实施净居茶隐民宿项目,以“美学路径”代替大拆大建,用美学设计留住美丽乡愁,将本地特色文化元素融入民宿建设,布局每一处细节,避免了“乡村城市化”的破坏式开发,建成了集禅茶瓷文化、烧窑、茶道、器道、美学感悟、民俗体验、生态露营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微度假综合体。同时,“文产特派员”团队带领当地居民对房屋进行改造,种植有机稻、荷花、菊花等,将乡村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预计每年可为光山县带来约10万人次的客流和千万元级的营收,并培养出一批本土陶艺茶道师。

  (二)经济效益更加突出。文旅产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富民产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自推动“文产特派员”项目以来,光山县已拉动投资近8000万元,实现运营收入1.88亿元,推动了县域经济增长。同时,有效激活了乡村现有资源,余粮乡创项目运营一年来,村集体经济从5万元增加到58万元。“文产特派员”还利用自身积累的市场资源,把东岳村农产品带到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为东岳村带来20万元的订单,有力带动了村文旅经济发展。

  (三)品牌影响更加深远。在实践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过程中,信阳市致力于把光山县打造为美好生活目的地、乡创人才集聚地和儿童艺术标志地,红色光山、活力光山的品牌形象愈加深入人心。光山县坚持锚定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工作目标,围绕红色文化、茶文化、亲子游、特色民宿等方面,持续引进实施“文产特派员”项目,“走向更加富裕的美好生活”成为全民共识。目前,光山县已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


上一篇: 走进洛邑古城聚焦汉服文化

下一篇: 弘扬黄帝文化 彰显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