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网 浏览:900次
“五一”假期,中国戏曲学会王馗会长组织赴山西晋南地区考察戏曲文化生态,这是学会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中国戏曲文化现状调研”课题的一部分,我有幸参与其中。短短四天时间里,调研组走进剧团与艺术家们座谈、观摩送戏下乡的演出,对蒲剧、眉户戏、锣鼓杂戏、地台戏等剧种生存发展现状进行了考察,这让笔者对地方戏曲有了更多感性认识,也促发了一些思考。
晋南地区自古是戏曲之乡,至今仍有多处建筑精美古朴的元代戏台矗立在这块文化久远的大地上,令人想见当年戏曲艺术的繁荣。人们热爱戏曲的文化基因,穿越数百年历史长河,仍然活跃在当地人的血液中。临汾蒲剧小梅花剧团在乡下演出《火焰驹》时,正值大风降温天气,村口空地上搭建起的临时舞台下仍然有不少观众,有些观众来自二十里之外的村庄。临猗眉户剧团在乡下演出去年刚排的新戏《顾家妈妈》,离开演还有一个小时,就已经来了不少观众,舞台对面不远处的道旁有多个小吃摊位,说明观众客流也很可观,而且有不少人来自外乡镇。万荣县贾镇的一个台口,蒲剧著名演员景雪变主演《山村母亲》,露天广场上黑压压的有上千观众,前面的坐在凳子上,后来的很多人是站着在看,还有不少人开着小三轮车过来,就坐在那上面看戏。人虽然很多,但非常安静,大家都沉浸在剧情中。送戏乡下的惠民演出,的确起到丰富老百姓文化生活的重要作用。上演的剧目也很接地气,《火焰驹》是家喻户晓的蒲剧传统经典剧目,《顾家妈妈》《山村母亲》两部现代戏,内容是表现母爱的伟大。朴素的人伦书写表达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所信奉的道德伦理内涵,同时也反映了当代社会急剧变化中伦理关系的复杂性,从而有了更多的现实意义。老百姓对剧中人物及其情感非常熟悉,容易产生深切的共鸣,因此爱看爱听,观众一边看一边还小声地评论着剧中的人和事。
惠民演出是当下国家扶持戏曲艺术发展、振兴戏曲文化的一项重要政策。政府向剧团购买演出,免费提供给老百姓,这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娱生活,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剧团生存的问题。但是,正如调研时所了解到的,当惠民演出成为地方剧种最主要的经营模式后,会背离其最初修复戏曲文化生态的初衷,甚至有走向反面的危险。首先,惠民演出使得免费看戏成为一种习惯,符合市场规律的有持续性的戏曲消费模式难以建立。自古以来,戏曲作为一种文化生产,都是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才形成可持续性的发展。戏曲艺人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艺术上精益求精,为的是观众能掏钱买票。近代以来戏曲的繁荣,与其商业演出机制更是有着密切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之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国营剧团也仍然要做商业演出,通过卖票赢得利润。新时期以来随着戏曲市场的萎缩,各种冲着奖项而去的新剧目又无法吸引观众,导致戏曲商业演出越来越难,送票、赠票成为常态。惠民演出无疑强化了这种趋势,有剧团在惠民演出时象征地收几块钱票钱立马无人问津。如果没有观众主动购票观看演出,戏曲艺术的振兴永远只是一句空话。其次,剧团在这种环境下,会越来越倚重于政府买单的演出模式,而与市场越来越远。长久下去,必然导致戏曲发展从根本上脱离现实,脱离大众。即使得以延续,那戏曲这株传统艺术奇葩,就不再是根植于现实土壤的有生命力有芬芳的真花,而只能是起到一些点缀作用的假花。最后,剧种生存完全依靠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不能形成健康有效的机制。有些地方领导很重视,安排的惠民演出就很多,有些地方领导不太重视,则政府购买就比较少。太多了,像有些地方每个演员每年要演出200多场,非常辛苦,影响身体健康,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提高艺术和排演新剧;太少了,那就会影响剧团的收入,又使得演员的生活成为问题。这两种情况在晋南的调查中都相应存在。
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加大对戏曲艺术的扶持力度,不断的政策利好为戏曲发展赢来了新的机遇。但正如惠民演出等政策一样,如果仅有局部的政策支持,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戏曲文化生态问题,戏曲艺术很难真正成为老百姓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戏曲艺术的生机需要有一个系统的文化生态土壤,而修复这个文化生态,必须多方发力。
对于广大的中小城市的郊区、城镇以及乡村,戏曲艺术本来与百姓有着深厚的联系,其纽带就是各地区的民俗和生活方式。这主要包括红白喜事以及元宵、中秋等重要节日、庙会和各种祭祀性庆典活动,在中国礼乐文化传统的作用下,戏曲艺术成为各地民俗活动的重要构成部分。现在江浙沿海地区很多地方戏曲的繁荣,就是因为这样的民俗和生活方式仍然在延续,所以有很深厚的土壤。而有些地方,地区性的生活方式正在消失,千篇一律的城镇化生活模式让戏曲艺术没有生存之地。直到本世纪初,晋南地区各种民间庆典活动中,仍然会约请蒲剧来助兴,但现在就没有那么普遍了。很多更小剧种的文化生态更容易破碎。临猗孙吉镇的锣鼓杂戏历史悠久,与当地的丧葬文化密切相关,演员都是男性,家族式传承,传男不传女,演出剧目以军旅题材为主。在传统乡村社会中,依赖该地区人们的风俗习惯,锣鼓杂戏得到了传承。由于当代社会风俗变迁,以及地区人员的向外流动,现在只剩下一些五六十岁的老人能够演出,而且剧目也越来越少,这个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剧种濒临失传的危机。
如果不能修复戏曲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不能激发地区民众对本土文化、地方戏曲的热情,仅仅依靠国家提供这样那样的各种资助(越到基层资助的力度就会越小),戏曲很难真正振兴。新时代以来,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和提倡,为戏曲文化生态修复带来了新的气象。运城地区送戏下乡演出,每个台口有三场是政府买单,当地居民还会再集资购买两场,这说明老百姓仍然将演剧观剧作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文化事件,有着参与的热情。地台戏是临猗县吉家营村特有的小戏,一般是每年正月十五左右随着社火一起演出。该村主要为吉姓村民,一年一度的地台戏演出起到教育族中子弟走正道的作用,同时凝聚了家族人心。因为族中有一些在外打拼的成功人士的提倡,在村口集资修建了戏台,家族内青年人对这种小戏也有很深的感情,因此现在仍有很多人传唱,成为这个家族和社区世代相传的文化记忆。在这些小剧种的生存发展中,需要强调社区内人们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对本社区文化记忆的热情,从而修复剧种生存发展的生态。
国家和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在继续加大戏曲扶持力度的同时,应该注意保护地区风情民俗和特有生活方式,引导、鼓励民众对本地区文化传统的继承。尤其需要引导地区中一些有影响力的成功人士(类似传统社会的乡绅阶层)为家乡文化传统作出贡献,可以在此基础上形成民间文化基金会,用于组织传统文化活动,并鼓励青年人加入地区文化活动中,培养戏曲艺术下一代传承人才,全面修复戏曲文化生态。有参与,才有热情,对于地方剧种来说,有本地区更多的社会力量的参与,更多人的参与,戏曲才有生命力,也才能真正成为人们多元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