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浏览:1097次
作者:胡冰(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编者按
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第一次系统地向世界阐释了人类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是文明交流互鉴,完整提出了新时代的科学文明观。他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这是中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明宣言”。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多个场合对科学文明观作了阐述。
在演讲发表六周年之际,本刊邀请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胡冰撰文,就如何理解和实践科学文明观阐述自己的观点。
●站在世界的层面,这是一个构想伟大的科学文明观。
●站在民族的层面,这是一个格局宏大的科学文明观。
●站在认识论的层面,这是一个内涵博大的科学文明观。
中国专家将参与巴黎圣母院重建柯东摄/光明图片
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这是中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明宣言”。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多个场合对科学文明观作了阐述。2019年5月15日,他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进一步提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2019年8月19日,他在敦煌研究院视察时,将文明交流互鉴与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建设相联系,对新时代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提出明确方向。
英国返还的圆明园流失虎鎣李韵摄
“文明”问题是哲学史上非常受关注的理论课题,先后形成了关于文明问题的不同观点。古希腊思想家们对文明的理解大多具有整体主义和理性主义倾向。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指出实践是理解文明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我们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其实就是文明发展的规律,为准确理解文明,提供了一个基本理论维度,即文明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要建立符合人性的新型社会关系和追求人的解放的进步观。
《大美亚细亚》展中的印度石雕玩球女子像李韵摄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美好世界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以发展本国特色文明为基本前提,以推动人类社会共同进步为最终归宿,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尊重世界文明成果、顺应各国人民心愿,既立足中国,又放眼世界,在国际社会产生积极反响。这些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创新发展,是新时代的科学文明观。
良渚遗址全景资料图片
人类历史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宏伟画卷。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频发,推动人类的和平发展与文明进步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得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不同文明之间,是冲突还是对话、是对抗还是合作,成为人类文明何去何从的“时代之问”。
站在世界的层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个构想伟大的科学文明观。这样的文明观,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根本方向,突破了传统意义的、狭隘的国家文明观。强调要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学互鉴;要取长补短,而非崇洋媚外;要求同存异,而非消弭差别。
科学文明观体现在文明交流互鉴上。“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这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这是文明传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积极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文化认同,构建包容开放的世界文明格局。
站在民族的层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个格局宏大的科学文明观。这样的文明观,源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源于中华民族兼收并蓄的民族特点,源于中国共产党开放包容的宽广胸怀,更源于习近平作为领袖人物高瞻远瞩的理政之道。是在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情况下,在我国发展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形成的理论成果。既立足中国,又放眼世界;既服务中华民族复兴,又推动世界文明融合。
科学文明观体现在对文化传统的尊重上。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从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坚持科学文明观,要对传统文化、中华文明秉持一种尊重的态度,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既不能厚古薄今,也不能厚今薄古。要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社会主义文明价值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艺术。
站在认识论的层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个内涵博大的科学文明观。这样的文明观,内容涉及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考古等各领域,平衡、协调了历史与现实、民族与世界、传承与创新、和平与发展等诸多关系,能够为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华民族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
科学文明观体现在文化自信上。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科学文明观和文明交流互鉴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总书记对待不同文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既让本国文明充满生机,又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的广阔胸襟和宏大气魄。这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正在致力于本民族伟大复兴,并对人类世界和平发展积极贡献智慧方略的负责任大国领袖所秉持的文明观。
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实证人类因交流互鉴而发展进步的历史,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内容。科学文明观提出的六年来,中国文物工作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以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为指引,积极推动文化遗产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伟大实践中唱响文化遗产的时代强音。
六年来,我们以元首外交为舞台,向世界传递中华文明的文化价值。2014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引领和指导的文化遗产国际交流与合作实践,涵盖协议签署、文物援外、文物返还、文物展览、文物国际治理等全部工作范畴。他在指导文化遗产国际交流与合作时往往有重要论述。2019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参观意大利政府返还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展示时指出,“我们对于时间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为计,而是以百年、千年为计。我们要发扬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传承两大文明的友好交往,在历史的积淀中前行”,向世界发出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的历史观和文明观。
我们奋力落实总书记关于世界遗产工作的重要指示,圆满实现良渚古城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推动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成为国际共识。我们促成中国与法国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和巴黎圣母院这两国最具标志性的世界遗产之间开展保护修复和研究合作,极大拓展中法间文明交流互鉴深度,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积极示范效应。我们推动杭州西湖和意大利维罗纳古城两处世界遗产地之间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让梁山伯祝英台与罗密欧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在新时代散发出新的魅力。
六年来,我们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主动作为。我国联合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实现“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跨国申遗成功,成为“一带一路”文化建设重要的早期收获;同时有序推进“海上丝绸之路”遗产保护与联合申遗工作。我们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推进历史古迹保护修复合作,实施项目从“一国一处”(柬埔寨吴哥古迹周萨神庙),拓展到六国十一处(柬埔寨、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尼泊尔、缅甸、蒙古国)。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等近30家中国文博机构,赴沙特等22个国家实施32项联合考古项目。我们为缅甸等6个国家申报世界遗产提供规划设计、方案制定、人员培训等一整套智力支持,分享中国经验。
六年来,我们努力构建稳定多维的政府间文化遗产合作网络,与法国等23个国家文化遗产主管部门签署28项部门间、机构间合作文本。与我国签署关于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化财产政府间双边协议的国家达到23个,成功实现返还文物1200余件。其中法国返还大堡子山被盗流失金器56件、英国返还圆明园流失虎鎣、美国返还361件文物艺术品、意大利返还796件文物艺术品、日本返还8件曾伯克父青铜器,均成为国家间外交合作的典范。
六年来,我们把文物资源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载体。中国文物出境展览累计近400个,文物入境展览近200个,围绕外交大局赴法国举办“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赴美国举办“秦汉文明”文物展,赴秘鲁、沙特举办“华夏瑰宝”文物展,赴德国、意大利举办“东西汇流:13-17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物展,推动文物展览成为中外人文交流的“国家名片”。
六年来,我们深度参与文化遗产国际治理,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公约附属委员会委员国。中国文物工作者担任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执委、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理事和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我们从开端起深度参与筹划和创建的一个新的全球性文化遗产国际组织——濒危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基金(冲突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国际联盟),并成功体现出中国在管理层中的首创性和代表性。我们与国际组织合作,培训100余名外籍学员,传播中国文保理念,扩大知华友华的朋友圈。
六年来,我们积极推动文化遗产领域的文明交流与国际合作,让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遗产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在构筑中国精神、展示中国文化、传播中国价值、分享中国智慧等方面发挥出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和成果。六年来,科学文明观和文明交流互鉴理念的内涵不断丰富,影响与日俱增,极大推动了世界更深入地研究中国、更客观地看待中国、更全面地认识中国,有力推动了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文化遗产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幸成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浪潮中的一个潮头,我们倍感光荣。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文明观既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理论依据,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指引。面向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文明观的理解与认识,主动谋划、久久为功,聚焦内容建设,做好策划,积极作为,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通过广泛深入的交流互鉴,擦亮文化遗产这张中华文化的“金名片”,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光明日报》(2020年03月27日16版)
上一篇: 捐赠物资上的“寄语”折射文明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