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政策 > 产业政策 > 登封市袁桥村:文旅融合振兴之路背后的故事

登封市袁桥村:文旅融合振兴之路背后的故事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浏览:874次

  407b58817efca1bfd83ace0f28e50ab6.jpg

袁桥村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属于传统的北方“四合院建筑”。

开栏的话

  前段时间召开的全省文旅文创发展大会提出,要用好山水资源,提质发展乡村旅游。

  郑州各县市区在发展乡村旅游上有何亮点和特色?未来如何统筹推进“美丽村庄、美丽田园、美丽公路、美丽河道、美丽产业”一体布局、一体打造?

  即日起,大河报·豫视频推出“探访郑州美丽乡村精品村”系列策划,带你走进郑州各县市区的美丽乡村精品村。

  近年来,郑州市坚持走城乡融合、文旅融合的路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美丽风景向美丽经济转变。

  2021年,郑州市投入财政资金7.2亿元,参照3A级景区标准,启动了50个城乡融合、文旅融合的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目前,郑州市50个精品村的建设成效不断显现,旅游元素逐步齐全。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嵩山脚下的登封市大金店镇袁桥村,探访这个历史厚重的中国传统村落,挖掘其文旅融合振兴之路背后的故事。

  登封嵩山脚下的古村落

  炎炎夏日,记者走进了位于嵩山脚下的登封市大金店镇袁桥村。远远望去,山坡上随处可见青砖灰瓦的明清建筑,有的造型独特,有的古色古香。在该村的东南寨门前,只见新修复的古寨墙上写着巍峨大气的“袁桥”两个醒目大字,不时有游客从寨门进进出出。村党支部书记刘万涛虽不是专业导游,却对袁桥村的历史文化了如指掌。

  “袁桥村前有条水沟,为了出行方便,袁氏先人们建了一座木质桥,后来又用石板垒起一座更坚固的石桥。‘袁桥’的名字也由此而来。”刘万涛说,袁桥村的寨墙最早是清朝咸丰年间袁桥十六世子孙袁梦松为保护乡民出资修筑建成的土寨墙,由于“土层厚、打头重”而闻名登封,全长大约800米,现在遗留有两处,合起来100米左右。现如今的寨墙是在保存下来的几段土寨墙的基础上,用老青砖、老石条采用“修旧如旧”的方法修复而成,形状和长度都保持了原来的样子,分别在东南、东北和西南设3个寨门。

  袁桥村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属于传统的北方“四合院建筑”,保留下来的有100多间,是登封现存最多、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村子西区有三排一进四的四合院,其中东路二进院内的一座三层青砖碉楼,是有440年历史的“明朝避难楼”。地下设有暗道,直通寨墙外面。

  登封市嵩山文化研究会会长吕宏军说,袁桥村保存的明清建筑数量多,民居形式保存得也比较完整,三处四进院是最有代表性的。另外,袁桥村避难楼不仅仅具有避难的功能,它还挖的有地道,在危急时刻可以通过地道出逃,具有双重的功能。吕宏军认为,袁桥村的古民居以及袁桥村所传承的民俗文化、古建文化、孝贤文化,为我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古建文化、孝贤文化起到了一个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历史厚重,被誉为中国传统村落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袁桥村至今仍保存有6000年前新石器时期人类聚居区遗址,有600年古槐树、500年石臼爻等。该村从明朝、清朝到民国代代有遗存、朝朝有记载、处处有故事,是一个保存比较完整的整建制古村落。

  今年3月,住建部官网公布登封市大金店镇袁桥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袁桥村此次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单体建筑项目有袁氏祠堂、牛王庙、古戏楼、袁家婚舍、袁毅故居、避难碉楼等63座(处),房屋248间。另有袁桥遗址、袁桥古寨墙、古寨门、窑洞、古井、对锤窑、石碾、600年古槐树、300年古枣树、蛤蟆石、古匾额、明清碑铭、地道等历史环境要素16处。

  在该村大门前的标示牌上,注明袁桥古村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传统村落和国家农耕文化实践营地。村支书刘万涛说,近年来,该村还先后获得“河南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郑州市乡村旅游特色村”等称号。

  据了解,为了打造美丽乡村,该村从2017年以来就对包括寨墙在内的明、清、民国时期的历史古建筑进行保护和修复,并在村北部建设了村民安置新区,对村落周边环境进行了改造提升,重点打造林果种植、农业采摘、旅游观光项目,重点开发村内古文化资源,以此带动全村经济发展。

  如今的袁桥村已成为郑州美丽乡村精品村,新修复的寨墙、巍然屹立的寨门楼、文化陈列馆、文化大院、文化活动中心、地坑院和农耕文化展示厅……一进村子,仿佛穿越在历史的长廊中,处处彰显着古村落的庄重和威严。

  历史+红色+慈善

  文旅融合走出乡村振兴路

  袁桥村不仅有厚重的传统文化,还有独特的红色资源。作为“河南(豫西)抗日战争筹备处旧址”,中国共产党登封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就在袁桥村中共早期党员袁毅家中召开。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中共登封县一大旧址,袁毅故居先后被列入登封县级和郑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被登封县(市)党委政府命名为登封红色教育基地。

  除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袁桥村的慈善文化也是代代传承,流传保存下来的诸多碑刻、文献均有记载。目前,袁桥村65岁以上的农民每月都能从袁桥村慈善工作站领取到300元至1000元的农民养老退休金。

  近年来,袁桥村将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慈善文化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把村落保护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重新焕发传统村落的文化优势,逐步探索出一条传统村落保护和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子。

  精品村已成为市民近郊游玩度假的好去处

  近年来,郑州市坚持走城乡融合、文旅融合的路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美丽风景向美丽经济转变。2021年,郑州市投入财政资金7.2亿元,紧密结合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两带一心”文化旅游布局,参照3A级景区标准,启动了50个城乡融合、文旅融合的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

  记者了解到,经过两年多的建设,50个精品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不断完善、村容村貌大大提升、特色产业逐步形成,建设成效不断显现,旅游元素逐步齐全。

  “如今,一大批精品村已逐渐成为市民休闲、体验的好去处。”郑州市农委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登封市的袁桥村、北高庄村,新密市的朱家庵村、神仙洞村,荥阳市的南屯村、张庄村,巩义市的大南沟村、海上桥村,新郑市的泰山村,中牟县的关家村、北堤村等,都成了郑州市民近郊游玩度假的好去处。

  为进一步抓好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郑州市将重点围绕“西美”战略部署,坚持“美丽村庄、美丽田园、美丽公路、美丽河道、美丽产业”一体布局、一体打造,组团发展,厚植美丽郑州底色。(策划 大河报邻妹妹事业部 执行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岚 文图)


上一篇: 用数字技术为优秀传统文化赋新能

下一篇: 创新探索文化空间与旅游场景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