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国内新闻 > 第三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

第三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

来源:中国文化报     浏览:331次

  近日,第三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论坛以文物保护与价值阐释科技创新成果及应用为主题,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聚焦考古与文化遗产价值认知、文物病害评估与保护修复、文化遗产风险监测与防控、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关键技术4个重点方向,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主要负责人介绍,2019年以来,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先后启动了36个项目。来自全国文博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的200多个科研团队,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文化遗产风险监测与防控体系构建、石窟寺及墓葬壁画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馆藏文物一体化防震及深海考古技术装备研发等领域取得了多项成果和技术突破,推动了我国文物领域科技进步。

  探源:三星堆遗址埋藏坑年代研究取得新突破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对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有重要意义,一直备受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星灿在论坛上介绍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最新研究进展。

  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工作总方针是以田野考古工作为中心,以多学科联合攻关方式开展研究。项目第五阶段(2020—2024)开展以来,项目组不同团队持续围绕辽宁建平牛河梁、山西兴县碧村、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等遗址,开展系统的田野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三星堆遗址埋藏坑(即“祭祀坑”)的年代研究有了新突破。陈星灿表示,项目组共采集了200多个含碳样品,经过筛选、处理、测量等工作后,共得到了几十个碳十四年代数据,可以认为三星堆遗址埋藏坑器物掩埋的时间大致相当,发生在商末周初。

  陈星灿介绍,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测年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项目组突破常规检测方法,采用贝叶斯统计和核密度估计法对测年结果进行分析,综合分析考古遗存年代,对重点遗址的关键时间节点有了新的认识,尤其在石峁遗址与三星堆遗址的测年工作中取得了重大突破。

  保护:科技为文物保驾护航

  壁画是绘画艺术里的一颗璀璨明珠,墓葬壁画的原址保护面临着很多技术难题。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致力的墓葬壁画原位保护关键技术研究,能有效解决墓葬壁画保存难度大等问题。

  苏伯民介绍了研究取得的最新成果,通过对打虎亭汉墓、南唐二陵2处墓葬壁画的调查,揭示了微生物病害、盐霜及已施用的保护材料老化3种典型病害形成的机理;研发了智能移动式辐照灭菌装置及空气灭菌装置、具有自灭菌功能的壁画保护材料,提出预防性控制、电子束辐照、蒜素材料治理等多种微生物防治方法;揭示墓葬环境特征变化与墓葬壁画附着力变迁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了对原位环境下墓葬壁画本体劣化的量化评估和预测,形成自适应智能化墓葬壁画原位保护环境调控技术和实施方案;研发两类地仗层加固材料,研发多种潮湿环境下可快速固化、原位修复加固壁画颜料层材料。

  “墓葬壁画、遗址的保护是一体性的。如果一开始就能够介入预防性的保护措施,进行可靠、科学的防护,墓葬壁画的保护会有非常大的进步。”苏伯民说。

  国内外历次强震造成了馆藏文物大量损毁,存在文物震损等突出问题。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葛家琪,带领团队开展馆藏文物防震领域的系统研究。葛家琪以《馆藏文物一体化防震关键技术研究》为题,分享了馆藏文物防震领域的成果,“项目通过开展系统多学科交叉研究,基于震害风险调查完成地震易损馆藏文物的界定,建立风险评估方法。”

  葛家琪透露,“馆舍结构+展藏柜+文物”一体化模型振动台试验在国际上首次开展,提出安全性指标和一体化设计方法,形成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防震装备和有效性评价方法及成套技术,在甘肃省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等开展示范应用,并在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中经历了泸定6.8级地震的考验。

  利用:数字文化遗产长久“活下去”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文化遗产以数字为载体,延续生命,数字化技术让文化遗产历久弥新。如何盘活数字文化遗产,实现安全共享?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教授万亮以《数字文化遗产数据的智能化分析利用及全流程版权保护初探》为题进行成果分享,给上述问题提供了答案。万亮表示,项目组围绕让数字文化遗产“长久活下去,生动活起来”的目标,重点面向不可移动文物(以石窟壁画为代表)和可移动文物(以青铜器为代表)的数字化表示,构建起“加工—保存—增强—利用”四个环节的技术体系,针对当前数字文化遗产数据面临的“实际利用率低、不敢共享”等现实难题探索可行的解决方案。

  “项目以考古、传播、管理等实际业务需求为导向,结合示范单位数据特点,研究并构建了敦煌壁画高质量图像数据集,初步开发了具有跨平台、跨硬件、跨系统等特性的智能计算引擎,以支撑目标检测、实例分割、图文协同多模态检索等智能分析需求。”万亮说,项目实现了区块链—数字水印两级版权保护技术,对在线数据的使用提供随时跟踪追溯,对离线数据提供版权识别功能,有效回答了“谁在何时用了什么数据”这个问题。

  目前,项目已将软硬件平台及技术初步集成到敦煌研究院、湖南博物院的数字资产管理平台,协助构建了“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与IP授权平台。

  在本次论坛上,专家学者还围绕青藏高原古代人群迁移及气候变化格局、石窟寺岩体稳定性预测与加固技术、下马碑遗址早期人类使用颜料和复合工具研究、深海考古专用AUV研发、金属文物耐蚀性评估等项目进行了分享与探讨。(记者 张影)


上一篇: “文化+”赋能 北京文化产业园区企业集聚效应显著提升

下一篇: 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河南)开幕式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