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教育培训 > 提升作业评价质量 推动“双减”整体增效

提升作业评价质量 推动“双减”整体增效

来源:中国教育报     浏览:1021次

 提升作业评价质量 推动“双减”整体增效

  李俊飞

  作业一直是“双减”重点关注的对象,对作业进行高质量的评价与反馈,将是“双减”在解决学生作业负担方面的关键。同时,高质量的作业评价也将推动“双减”的整体增效,其具体表现在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提升教学效果及巩固“双减”成果等方面。

  如何通过提升作业评价质量以赋能“双减”整体增效?笔者认为应把握以下原则。

  要明确作业评价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评价作为导向,具有与目的更加紧密的联系。作业评价与“双减”,甚至整个教育工作的目的应保持高度的一致性,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应当深入教育事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不管是教育评价还是教育评价中的要素,都应当以根本任务作为实践的指导和质量评判的终极标准。作业评价并非考试,也并非单纯描述学习事实,其是在根本任务的统领下,参照一定标准,通过有效、适切的评价方法,对学生作业进行价值判断,以服务于实现教育目的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作业评价虽是教育的一个环节,但其根植于广阔的教学实践之中,确立作业评价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学生成长具有重大意义,这也是赋能“双减”整体增效的首要前提。

  作业评价的核心功能是增效减负。功能是目的的延伸,其接受具体实践的关照。作业评价的核心功能第一是增效,第二是减负,增效和减负二者相互联系共生共存,增效是减负的前提,减负是增效的保障。当作业评价发挥出导向作用时,随着作业完成效率的提升,学生的作业负担将显著减轻。

  在“双减”的背景下,一项好的作业评价应是如何?需要立足实践加以判断,把握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标准构建思路,切实扎根实践效果,发扬质量判断的实践精神。标准是固定的,但标准如要准确反映作业评价的质量则需在变动的实践中去构建。脱离实践的标准是赋能“双减”整体增效的主要阻力,一旦无法确定作业评价的真实质量,通过作业评价减轻作业负担的效果亦无从谈起。在重构教育体系的进程中,把握作业评价的质量标准,将有利于进一步从作业层面巩固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这也是对“双减”在作业和校外学科培训两个层面的实践关切。

  当下,无论是作业评价还是课堂教学评价,均出现了多路径、多策略的局面,但最终走向的终点则只有一个,哪一个执行路径是可以到达终点的?哪一个路径是最快到达终点的?在作业评价的执行中,需要以系统性的思维,在结合现实情况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地选择、整体性地调整。学生、教师及家长甚至社会在对作业评价的执行过程中,需要考虑系统性问题,即执行作业评价不仅仅是作业的评价,还需要考虑教学的目标、学生的学习背景、社会的普遍要求等,这些因素往往会因为对作业评价认识的窄化而被忽略。如果要做到系统性地执行作业评价,路径的构成应关照方法、对象、内容及结果的有机组合,实现对“双减”的整体性、系统性赋能。

  虽然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但如果将作业评价简单地禁锢在价值判断的体系中则是矮化了作业评价的地位和效用,亦无法发挥其对“双减”甚至教育事业发展的正面影响。发展作业评价的整体效应需要关注作业评价对学生、教师及家长个体的影响,也要关注对社会氛围、价值观念的影响。一旦作业评价的质量提高了,其价值将不仅仅反映在评价之上,而会深入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从而迁移出教育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等。这也是提高作业评价质量能够赋能“双减”工作落地见效、整体增效的原因。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上一篇: 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从“空中课堂”到“云端学校”

下一篇: “双减”也需做好教育管理“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