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文化新闻 > 上海文化大家谈|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如何做到新传承、新表达

上海文化大家谈|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如何做到新传承、新表达

来源:上观新闻     浏览:759次

上观新闻: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是红色题材文艺作品创作取之不尽的宝库。近年来,上海掀起了红色题材创作高潮,出现了一批代表性作品。它们的成功之处在哪?

吴海勇(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一处处长、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近年,各文化单位纷起策划推出话剧、舞剧、影视等文艺作品,使上海红色文化创作整体上了一个台阶。《永不消逝的电波》《战上海》等喜获“五个一”工程奖,并非偶然。从这一批成功创作中,我们可以得到红色文脉传承与文化创意的生动启示:从红色历史文化提炼经典故事,用现代艺术样式加以当代的创造呈现,契合并引领文化市场的需求。

丁晓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这些艺术作品感染力强,其成功之处在于史实有独特性、艺术形式新颖、符合青年人的审美时尚。

罗怀臻(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艺术总监、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作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创作者之一,我也在思考,从电影到舞剧,我们究竟完成了什么转化?我觉得,一个重要的转化就是真实地理解上海。

《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传播最广的两个舞蹈片段都是展现上海市井生活的舞蹈。一段是《渔光曲》,晨曦中城市苏醒,繁华背后的石库门里,女人们拿着小凳子坐在家门口剥豆、择菜、打毛线、讲八卦。这个时候,有钱有闲的女人在干吗呢?《旗袍舞》里的她们,在旗袍店里定制旗袍,在镜子前比美。这两段最网红的舞蹈片段,展现的是老上海的日常生活,这是以前红色题材作品中不大表现的。

我的感想是,红色题材创作的一个经验,就是要把红色题材日常化、理想信念人性化,以平常心去表现人物,就能打动人心。

我创作《电波》剧本后,和主创开会时,我说希望创作者们能够始终把握住三个基本原则,这三点中最重要的就是价值观以及其中传达的情感。这不是一种空洞的情感,而是通过表现寻常的情景,让英雄回到一个普通的家庭,回到普通人的情感。普通人为了一个壮丽的事业,在日常生活中,每天经历着可怕的压抑,却还是在坚守。这就是我想要表达的感情。

另外,把革命的故事讲给年轻人听,要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双重创新。《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主创人员,编导、主演、作曲、舞美、灯光、服装设计几乎都是“80后”。他们的艺术参照都是当代作品,经常在讨论时谈到美国的某个音乐、英国的某部舞剧,谈到的文学也多是现代作品,有当下感。因此,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改变了我们对舞剧通常的一些认识,体现出了一种时代审美的转型。

段炼(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讲述红色故事,一定要改变以往说教灌输的模式。上海的红色文化是精彩的,历史也不是干巴巴的。在古代,“古”通“故”,古事就是故事。而近现代史、革命史、中共党史都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离我们并不遥远,更容易产生共鸣。在形式上,可以更丰富多彩一些,各种媒介都可以成为弘扬红色文化的平台。

上观新闻:统计显示,上海现有革命遗址逾600处,集中于黄浦、静安、虹口、杨浦等区。在打造建党历史资源保护高地和建党故事传播高地上,可以怎么发力?

忻平(上海大学教授):目前,上海已经形成以“一馆五址”为重点的红色文化资源。实际上,有关上海建党的红色遗址还有很多,应花大力气将它们进行系统整合,联合打造一个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主题的红色遗址群。在此基础上,还应注重开发和保护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各个历史阶段的红色资源充分挖掘、同步推进、协调利用。

吴海勇:传播红色文化确实很难不言“高”、不言“重”。因为它承载了革命先驱的奋斗、流血、牺牲,显然不是轻松的话题,具有壮美的美学特质。

罗怀臻:要让红色景点成为日常生活的空间,而不是离日常很远、和生活隔开。革命遗址、纪念地,理应成为日常生活中有意味的场景,而不仅仅是网红打卡景点。我们不能让曾经的生活环境变成今天的旅游布景,不能让曾经的伟人、革命家变成今天的表演者,不能让上海历史上的红色场景变成今天的文艺秀。

「“表达意味着理解”」

上观新闻:上海在近代政治活动、思想革新、文化发展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地位。新时代,如何继续保持这种先锋性?

丁晓强:上海超强的集聚功能,体现在将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新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学术思想文化和生活艺术文化互相融通,循着社会发展的方向进行文化的创新。

在新时代,要继续保持这种先锋性,首先要以红色文化为引领、为势能,这是核心优势;其二要立足吴越文化这个根,弘扬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怀、冲决网罗的气概、知行合一的实践风格、义利双行的务实态度,这是基本基因;其三要充分发挥海纳百川的功能、强大的文化融合能力,这是上海文化特别是近代以来形成的特征,使上海能不断走在时代的前列。

汪涌豪(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教授):为了保持和发扬上海的先锋性,需要立足全球化的大背景,有更高起点的筹划,有更大格局的追求。尤其要注意:其一,不应片面狭隘地理解全球化的世俗特征,不能一味强调城市的硬件规模和经济发展,而忽视文化养成与文明的传承。其二,不应拒斥人类共有文明规约和进步法则,要继续做好招聚天下英才的工作,继续让上海成为各种思想交汇与碰撞的“码头”。其三,不应以赶工的心态和用抓工程、搞活动的方式,做“文化城市”的建设工作。否则,必然会导致对市场关注的无原则屈从。其四,也是最重要的,衡量城市成长的尺度最终是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给人以便捷的生活之时又能给予足够的精神滋养。

上观新闻:面向未来,在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过程中,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该如何做到新传承、新表达?

汪涌豪:表达意味着理解,“新表达”意味着在全球化发展的新态势下,面对着古今未有之大变局,对过去必须有新的认识,这样才可以对未来有新的谋划、有新的出发。

国际文化大都市通常具有极强的吸纳整合能力,既体现昌明的科技、先进的管理,又能注意传统文明的保持以及对悠长乡愁的体恤;既能体现物质的丰足、生活的便捷,又留心涵养精神的自由与思古怀旧的浪漫。因此,在表达对未来上海的整体设想时,一定要植入上海文化所涵示的既仰承固有文化,又能领当世潮流、敢开一代风气的优良传统,并时刻不忘从中抽引出更具超越性的精神性内核。

“新表达”是动态的,它与改革开放一起,永远走在朝向明天的路上。明乎此,才可以来谈“新传承”。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之所以值得弘扬、彰显和传承,是因为它们根基于我们脚下的土地,又早已自觉不自觉地植入我们的内心,变成了我们的基因,铸成了我们的气质和个性,并直到今天仍给每一个上海人以滋养和启示。

吴海勇:江南文化中的骨鲠、勤勉与创新,海派文化中的商业特性、国际要素与务实作风,红色文化的理想信念、奋斗牺牲与开创进取,三者源流有序、前后照应、层层递进,可以在手艺传承、典籍整理、文化研究、影视文化等方面进行不同层面的创作与传播,三层文化叠加,继而打造“最忆江南、最潮海派、最红上海”的上海文化样本。

上一篇: 「2021共舞长江经济带」多姿多彩!重庆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一篇: 2021十大文化创意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