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教育培训 > 我们应如何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我们应如何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来源:乾乾终日     浏览:1392次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永续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坚守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筑牢民族文化自信、价值自信的根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1993年,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就指出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规定教育应该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包括之后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中,都提到要加强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提倡了这么多年,似乎没有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原因在于传统文化教育缺乏系统性,传统文化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还没有占据重要位置。同时,也应当重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相结合,营造良好传统文化的传承氛围。

我们应如何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一、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首先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立法和教育机关要修订、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本内容,不再是作为其他知识的有益补充。比如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落实到各级各相关科目的教学大纲中,针对不同年龄段选取适合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教授学习。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针对小学生低年段开展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培养其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针对小学生高年段重点培养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使其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针对初中学生重点培养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引导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高中阶段则培养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大学阶段,则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21年,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的主要内容、载体形式以及学段要求,将极大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按照指南,相关教学大纲也应当分学段作出相应调整,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质内容更好融入教学目标与计划。

我们应如何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要做好相关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门教材还不够丰富,2012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了一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2021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对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材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应当在指南的指引下,建立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传统文化教材体系。要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的内在联系,统筹各学科内容,结合时代要求与学科具体主题、单元、模块,融入相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载体,形式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促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我们应如何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要做好相关师资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建设也亟待加强。高等学校可以借助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相关的师范专业适当培养从事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同时,现有中小学的语文、历史、政治等科目的教师作为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力军,也应该加强教育培训,建立相关教育培训体制,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师资质量。作为学校,在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还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加强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传统文化生活,加强自身文化发展。

二、重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相结合,营造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氛围。

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净化社会风气、提升全民道德方面的作用,除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外,还应当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才能营造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氛围。

家庭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起点,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行为系统。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是首要的,也是最深远的。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家庭教育具有终身性。尤其是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家庭教育更是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常说“言传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家庭教育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更加注重身教,即以家庭成员的行为去影响人。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礼”、“德”的部分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家庭成员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所以,在传统文化家庭教育中,家长要转变观念,重视传统文化对孩子的塑造作用,系统地教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和道德观念,注重接人待物,为人处事的生活习惯和人生哲理教育,并在日常生活与行为处事中起到垂范作用,并将知礼、守礼、有礼、有德上升到家庭或家族文化的高度,使家庭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教育的重要场所。

我们应如何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学校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中心,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知识系统。相比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主要承担知识传播的功能。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学校传播的知识是最系统的,通过学校教育,要使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让学生树立对民族文化自信,自觉地去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然,学校教育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模范作用也不可或缺,传统文化教育重视德育,试想教授学生道德的教师德行不端,怎么可能教授好传统文化?所以,学校也应当重视教师的道德垂范作用。

我们应如何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社会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导向。在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同时,社会也应当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与倡导,起到良好的价值导向作用。比如通过报纸、电视、网络有意识地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各种类型的节目与活动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各种媒体、和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单位更是应该起到普及、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坚作用。

上一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系列重大主题进入课程教材

下一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包含四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