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教育培训 > 新四军东进后在如西革命根据地开展文化教育

新四军东进后在如西革命根据地开展文化教育

来源:长江两岸史话     浏览:751次

1940年8月3日,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危急关头始终战斗在抗日最前线的新四军挺进纵队进入如皋西乡卢港、江安地区。部队驻足后,立即着手建立抗日民主政权。9月中旬前,如皋县政府、中共如皋中心县委相继成立。10月,黄桥决战胜利后,中共如皋中心县委、如皋县政府随新四军三纵继续东进至如皋东乡,接管国民政府如皋县政府,另于如西建立中共如西县委员会和如皋县西南行署。1941年3月,抗日民主政权如西县政府成立,4月,中共苏中第三委员会、苏中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部于如西成立,领辖如西、泰兴、靖江、泰县、紫石等县。其时,日伪对苏中地区疯狂“扫荡”,苏中区所有县城和较大集镇沦为敌手,全地区基本游击化。在历次“扫荡”中,日伪疯狂烧杀抢掠,人民群众朝不保夕。地区党委针对如此情况,组织群众原地坚持,将一切工作从城镇转入农村,巩固、扩展革命根据地,与敌顽伪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展开立体式斗争。如西根据地的革命文化、教育事业,在这极其艰难的环境下,于斗争中生根立足,发展壮大,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

接手砺志中学 创办苏中小抗大——如西中学 1939年2月,国民政府江苏省保安四旅旅长何克谦于芦港区鞠家厦创办私立如皋县励志中学。其时该校是如皋西南6个区和泰兴、泰州地区农村唯一的一所中学。何克谦自认校董会董事长,但在校内,则主要由数位富有正义感的开明人士任教。1940年7月底,新四军东进黄桥、古溪,由于何克谦不抗日,一心推行反共反人民的反动政策,制造摩擦,何部被新四军击溃。如西境内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后,即派员接手励志中学,安排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在苏北很有威望的联抗司令员黄逸峰任董事长,委派东南边区中心区委书记沈絮为政治协理员兼生活指导,校内教职员职务不变。1941年5月,日军加强对抗日根据地的进攻,在鞠家厦附近的古溪设立据点,学校安全受到威胁,“励志”一度迁往上海公共租界坚持办学。当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租界,“励志”被迫迁回如皋永安沙向当地的几处仓房及部分居民、店户商借房屋,继续挂牌上课。中共如西县委和靠近永安沙的薛窑区委明确领导成员负责在校外指导工作,并在校内进步学生中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共产党员,建立秘密党支部。办在永安沙的“励志”还得到打入当地伪军并控制了这支伪军成为其“主管”的中共秘密党员王宝树的支持和掩护。进步师生在校内可以半公开地阅读革命书籍,教、演唱革命歌曲,开展革命文艺活动,使“励志”实际成为培养革命志士的摇篮。1944年7月,王宝树宣布起义后,“励志”公开建立青解团组织。11月,日军重占石庄、新生港,永安沙形势恶化,部分师生被迫撤回“江北”的赵元、郭元。1945年“八一五”日本宣布投降以后,如西县委、三专署决定将“励志”与如西中学合并,称如皋第二中学第三院,校址石庄。国民党发动内战后,三院暂离石庄,迁至范湖州办学。苏中七战七捷后,新四军主动北撤,为了便于坚持,学校再从范湖州迁至薛家老庄。1946年11月,“还乡团”全面向解放区进攻,学校宣布解散。

如西中学在新四军东进序曲中诞生,在共产党点燃的抗日烽火中成长发展。1941年2月,如西县政府在江安区戈家堡创办如西中学分部。3月,一度由励志中学改名的如皋县西南中学更名为如西中学。如西中学命名前后,我党政军领导十分关心,新四军一师副师长和三分区地委书记叶飞、专员朱克靖,如皋早期党组织领导人叶胥朝、陆植三曾多次到校作报告、上大课,苏中党委宣传部长俞铭璜以《新人生观》为题作专题讲座。后经多次多处的办学与合并,在1943年8月苏中三分区如西中学本部设于度军井区大高庄,同时将滨江中学和东南中学并入,分别改称如西中学一院、二院。1944年10月,泰兴县私立建国中学并入如西中学,列为第三院。后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校本部和所属“院”,又历经多次迁移,但续办未断。一部如西中学发展史表明,如西中学成立以后,以党的领导为核心,融合了如西县全境的中等学校,诸如励志中学、西南中学、戈堡校分部、滨江中学、高庄校本部、申辋中学、建国中学、东南中学暨范湖州分部及后来的一、二、三、四院等等,汇成一支生气勃勃的革命师生抗日洪流。

如西根据地的各类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处于“反扫荡”“反清剿”“反清乡”的紧张斗争环境之中。面对严酷局面,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学校正常坚持“掌握敌情,迂回转移;轮流放哨,建立通联网,选择隐蔽、偏僻地带上课;采用化整为零,缩小目标”的教学方式,有时白天在这个村庄学习,晚上又转移到另一村庄住宿。虽然环境险恶,生活艰苦,但师生关系亲密无间,同行同住同学习,一起揹背包,一起睡地铺,再苦再累,在所不辞。每到一处还帮助农民生产劳动,办民校,教唱歌,开展多种政治宣传活动。与驻地新四军亲如一家,水乳交融。当时的教学课本,以苏中行署编印的《抗战课本》和补充教材为主,学校政治课主要由生活指导员和进步老师讲授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鲁迅、茅盾、巴金、高尔基等的著作;斯诺的《西行漫记》,俞铭璜所写的《新人生观》以及报纸上的重要文章和社论也列为重要教材。音乐课则教唱《流亡三部曲》《黄河颂》《延安颂》《新四军军歌》等革命歌曲和自编的民歌。

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里,根据地学校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革命青年。他们投笔从戎,纷纷奔赴革命战争的最前线,经受了一度度斗争烽火的烤锻。有关资料载:励志中学在永安沙续办的短短几年内,先后在校就读的学生200余人,其中陆续参加革命的约有150多人。如西中学《历届部分校友名录》载:1942—1949年在校就读1086人(含各分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以在校接受教育为起点,投身革命事业,在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逐步成为优秀的党政军人才。《如西中学英名录》载:学校投身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英勇牺牲的老师和学生计38人。①

开展“冬学运动” 1942年,抗日战争处于最艰苦的时期,敌人集中优势兵力,向抗日根据地疯狂“清剿”“扫荡”,根据地党和政府为了动员、组织军民胜利地开展对敌斗争,于是年冬开展“三冬”(冬耕、冬防、冬学)运动。其中,“冬耕”就是要在农村抓紧生产,争取多打粮食,改善生活,支援前线;“冬防”就是要根据地军民提高警惕,开展武装斗争,坚决粉碎敌人的猖狂进攻;“冬学”的办学方针是“明理第一,识字第二”,是一种群众性的政治教育、文化教育运动,通过大办“冬学”,向广大群众进行形势与任务的教育,对


①如皋市委党史办档案资料《回忆私立如皋励志中学》《苏中小抗大——如西中学》

敌斗争的教育,让群众识字明理,提高政治觉悟,鼓舞群众开展积极的对敌斗争。“冬学”一经开办,群众热烈拥护。

“冬学”参学对象很广泛,当时口号是“男女老少上冬学”,但主要对象还是基层干部、民兵和男女青年积极分子。“冬学”教材最初是苏中行署编印的《万事通》,1943年使用《国民读本》。这两部教材,文字浅显,内容丰富,从对敌斗争的形势、任务、方针、政策,讲到根据地的各项工作,如发展生产、减租减息、拥军优抚、缴纳公粮等等。有一篇课文的内容是“龙有头,树有根,打敌人就要骨头硬,那个顶硬?就是新四军”。爱憎分明,琅琅上口,学员人人会背。“冬学”一般采用开班上课的形式,称为冬学班,也有称民校或识字班的。遇有敌情紧张,也往往化整为零,临时开展小组学习。“冬学”上课,较多地在晚上,照明由学员自带光头煤油灯或小碟子里放一点豆油或菜籽油用灯芯草引点的灯。冬学教师有基层干部,也有进步师生或社会进步人士。为了推进“冬学”运动,如西县政府建立“冬学运动促进委员会”,具体负责“冬学”组织、发动、管理工作;设立“冬学工作研究会”主要负责培训冬学教员。1942年冬,县政府将如西县划为江安和石庄、芦港和度军井、夏堡和东南边区3个冬学区,培训骨干教师600多人,并编印《冬学手册》作为教材参考资料。至年底,全县办冬学120所,识字班57个。1943年,全县冬学发展到150所,7000多人参学。是年4月13日,苏中三专署发出《关于推行社会教育工作给分区各县的指示》,将社会教育工作作为当时整个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明确社会教育应以时事政治教育、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提高群众政治、文化水准为基本任务。②

②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共如皋地方史》第一卷

首办县委党校——“县学”“党训班” 新四军东进后,新生的如西县委和政权机构高度重视并抓紧进行干部培训教育。1942年冬掀起开办“冬学”热潮。1943年始,在“冬学”基础上各地试办“乡学”“区学”。1944年,中共如西县委在江安尤家行宝庆寺秘密开办“县学”,主要承担如西县党政军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1946年,在土改中随着部分党组织及党员身份公开,党员干部培训也由地下转为公开,“县学”更名为“党员干部训练班”,简称“党训班”。“县学”“党训班”是中共如皋县(市)委党校的最初名称。

其时,“县学”“党训班”,没有专门办学机构,全由县委直接抓,办班时临时抽调干部做一些具体工作;学校没有固定的地址,授课地点根据斗争形势随时通知、灵活变更,经常利用庙宇、店堂或者百姓住房开展流动教学;教员讲课没有专门的教材,一般由县委领导人和县委组织、宣传部门的干部,编写教学提纲,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届时临场讲课。“县学”“党训班”,在如西根据地的革命斗争中,充分发挥了对党员干部和群众中的积极分子灌输理论、引导行动的作用,富有成效地统一了革命力量的意志和步伐,有力地推动了根据地革命斗争的展开和发展。

1949年1月,如皋全境解放,“党训班”随中共如皋县委机关一道进城,进城后继续办学并健全办学机构。1960年1月,中共南通地委行文批准,中共如皋县委党训班正式定名为中共如皋县委党校,由县委书记胡奠南任校长。③

中共如皋市委党校从最初办在如西的“县学”“党训班”走到现在,已历七秩春秋。历经磨砺,薪火相传,事业延续发展。在新时代,

③如皋市委党校《如皋市党校志》

它仍然是市委培训、轮训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

掀起群众革命文化活动热潮 如西地区乡间文化娱乐活动的传统形式有花担、荡湖船、踩高跷、舞龙灯、打莲花、唱道情、对唱等。新四军东进至如皋境内后,部队文艺工作者、“励志”“如西”中学师生等大力搜集民间歌曲、小调,同时为传统节目填写新的歌词,溶合成为一大批易记易唱易传播的演唱节目,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抗击日伪顽的宣传。其中一首《红娘子唻女娥皇》唱道:红娘子唻女娥皇,你郎不如我的郎,你郎在家吃“死”饭,我郎当兵打东洋。红娘子唻女娥皇,你妻不如我妻强,我妻参加妇救会,你妻害羞不出场……;还有流传较广的《嫁娶歌》,开头的几句是:如西的花生脆又香哪,山芋大又甜,哪里的男子汉怎么样?能不能够打东洋?……在新四军一师和各旅服务团的推动下,首先广为传唱的是由陈毅作词的《新四军军歌》。此后,《跟共产党走》《五更打游击》《送夫参军歌》《新四军万岁》《大刀进行曲》《在太行山上》《把东洋鬼子打落太平洋》《黄桥烧饼歌》《团结就是力量》等一大批歌曲,人们普遍传唱。1943年,歌唱共产党的歌曲《你是灯塔》,在苏中三分区老到八十三,小到手里搀,几乎人人会唱。当时在如西工作的作家史白根据民谣写的一首《别处那儿有》,歌词是:千条船啊万条船,千条万条来往象梭船,除了解放区呀别处哪儿有?哪儿有?!布朝北啊米朝南,朝南朝北只报一道捐,除了解放区呀别处哪儿有?哪儿有?!此歌词由音乐家沈亚威谱成歌曲后,首先在如西唱开,很快传遍全中国。

是时,从陕北传来的《秧歌舞》,由于曲调简单,动作易学,很快在乡间铺开。根据地军民正常开展秧歌舞活动,前来跳秧歌的往往一聚十数人、数十人乃至上百人。军民排成长队或圆圈,按三进一基本步伐,边唱边舞,情景动人。

是时,如西根据地还经常举办舞台演出和文艺会演。一旅政治部战地服务团演出了话剧《雷雨》《兄妹开荒》《菜刀杀鬼子》《红鼻子参军》等小戏。苏中三分区文工队演出了《抓壮丁》《打鼓骂汪》等节目。战地青年大众剧团演出了《中国英雄》《母女送公粮》《送子参军》等说唱表演。滨江中学宣传队演出了话剧《同志,你走错了路》。冯石乡剧团演出了《六杯酒送参军》《月儿渐渐高》……这些节目深受军民欢迎,在当地群众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中三地委为了更好地繁荣文艺创作,发挥文艺宣传鼓动作用,还将会演获奖节目,组织到区、乡巡回演出。④

如西抗日根据地的红色文艺宣传活动热潮,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展开,但却极为有力地唤起了民众觉醒,鼓舞了民众的斗争意志,推进了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在如西大地,老人们至今记忆犹新并追忆传颂。

上一篇: 如何把复兴中华优秀文化落实到教育上

下一篇: 不同文化共同促进人类文明发展